脑雾”你有过吗? |
发布时间:2023-02-15 14:42:30 | 浏览次数: |
朋友们,你们是否有这种感觉,与领导、同事聊天,经常抓不到重点,开会的时候还容易分神,无法集中注意力,大脑好像很想逃避思考。记忆力特别差,同事的名字经常记不起来,甚至老同学的名字也会忘记。感觉脑子被雾蒙住了,反应不灵敏, 思绪总是被打断,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提不起精神。这是一种“脑雾”(Brain fog)的状态,长期睡不好,睡眠不够,最容易伤脑子。 医学研究证明,失眠、抑郁症皆因脑神经递质功能紊乱所致,是当今社会很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约占脑神经系统疾病的35-42%。全国有3000万人受失眠、抑郁症疾病困扰。 失眠可能与脑内的神经递质有关,主要可表现为入睡困难、整夜觉醒次数过多、早醒、睡眠质量下降等。偶尔的失眠对人体健康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每周出现3天以上睡眠障碍,并至少持续3个月,就达到了慢性失眠的诊断标准。 睡眠是一个自我平衡调节的生理过程,与三大系统有关,分别是:睡眠稳态系统、昼夜节律系统和清醒系统。 睡眠的稳态调节控制个体的睡眠时长,可在连续的夜晚保持一定数量的睡眠积累。在此过程中,主要的神经调节递质是腺苷,清醒时,神经元活动及代谢增加,细胞外腺苷水平升高,而睡眠时,细胞外腺苷水平降低。腺苷充当了自我平衡睡眠的神经化学信号和大脑能量恢复的调节器。 昼夜节律调节以内源性生物钟——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SCN)为基础,帮助睡眠有节律的循环,使生物体在每天夜晚的某个近似时间入睡。该过程的强化源自白天输入视网膜的光线信号和夜间松果体释放的褪黑素(MT)。MT还可影响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5-羟色胺(5-HT)的含量,三者同时作用于视交叉上核,从而产生昼夜节律。 清醒系统通过提高警觉性来抵消睡眠驱动。该系统可以通过压力、情绪触发和环境刺激来激活,可以被视为一种动员系统。失眠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增强,其代谢率、体温、心率、尿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排泄增加,肌肉张力增高,并且在睡眠开始或睡眠期间脑电图频率加快。 除此之外,γ-氨基丁酸(GABA)作为大脑中常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主要功能为维持脑内兴奋抑制的平衡,若合成不足,便会引起脑内抑制功能不足,进而有可能出现失眠。 Spielman等于1986年提出的失眠3P模型,已经成为慢性失眠发病机制的一个流行模型,该模型认为,失眠的易感因素(先天倾向,如高度觉醒、易焦虑),遇到诱发因素(压力事件或疾病等),会导致急性失眠。如果存在维持失眠的持续因素(负性想法和非适应性应对行为,如过度关注和担忧),将会产生条件性唤醒,多次重复后会习得并维持至慢性失眠。 因此,要摆脱失眠,需要从神经生理因素入手。 我实验室可做神经递质代谢检测、抗抑郁及抗焦虑药物血药浓度检测。 天津普瑞华盛医学检验所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为依托,检验技术与国际前沿技术同步。专注于做小分子代谢物检测,尤其擅长维生素ABDEK检测,氨基酸测定,有机酸定量检测,脂肪酸代谢检测,神经递质代谢检测,药物浓度检测等。 关于项目费用、报告周期、送检详细注意事项及其他信息请拨打022-22152720热线获得更专业的解答。 |